寶寶哭聲大解析

秘密媽咪小教室-寶寶哭聲大解析

1.持續哭、哭聲較大

大多是生理需求,直到需求被解決。
例如肚子餓與尿布濕了的哭聲,可能會先從小聲哭開始。
如果沒人理會,就會愈哭愈大聲,也可能扭動身體或踢腳等。

2. 間歇性的哭鬧(有時候會假哭、音頻不會太高)

較常是心理需求,想被陪伴與安撫。經常不只是哭,
也會藉由大叫或笑等各種行為來想要引起大人注意。

3. 歇斯底里的大哭(難以安撫、哭鬧時間比較久)

較常是心理需求,想被陪伴與安撫。經常不只是哭,
也會藉由大叫或笑等各種行為來想要引起大人注意。

4. 間歇性歇斯底里的大哭

雖然哭得很慘,但有時哭、有時不哭,可能是腸套疊。
因為腸子套在一起時會大哭,但腸子沒有套住時就不會哭了;
過一陣子腸子又套住,又會再度大哭。
腸套疊大多好發於6個月以後,但6個月前少數寶寶也可能會發生。

5.像貓哭般的哭聲

可能是罕見疾病「貓哭症候群」,
如果不確定,可以將寶寶的哭聲錄下來,之後再放給醫師聽。

 

以上提供給媽咪們參考❤️

 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